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儿童青少年 >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 »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危险信号”(下)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 »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危险信号”(下)

发布时间:2025-02-28 浏览次数:41次


在前文中我已经列出青少年的心里面在发生什么,还有在迈向成年的路上他们里面发生的变化。我也描述了哪些是重要的因素,诸如我们对他们的理解,会对心理问题还有青春期各种形式的崩溃很有帮助。


我接下来要列出我们行为评估中采用的一些检查标准。这些标准可以用来指导区分哪些行为是属于“正常行为的一种”,而哪些是“危险信号”。当我们在Brent中心看诊时,我们尽可能保持一个更全面,更适切的视角去看待青少年的问题和他们的生活。不论如何,在我们决定问题对于青少年的意义之前,有很多点是指导我们用来帮助我们评估青少年的行为是正常的还是需要视作一种当下障碍或将来障碍的信号的。这里有八条标准,用以考量青少年在不同的情境下的状况,也帮助我们看到这些问题在当前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困扰,或是将来会造成多大困扰。


01

是否有过度地退回到童年的行为方式,以致于存在放弃转向成年行为的努力或希望的危险?

这种行为在技术上常常被描述为“退行”或“从退行行为中获得满足”。我们知道每个青少年都会从儿童行为得到一些满足,而同时也很犹豫是不是要放弃这些早年的满足。我们要去了解的是,青少年是否能够为了更适切的青少年行为而放弃这些儿童化的满足。有时他难以放弃是因为其满足体验,或者是他太害怕更多形式的成人行为。比如,一个青少年想要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被他的妈妈在意,照顾以及爱着,而不是放弃这一愿望,然后以更加成人的方式获得爱与尊重,或者一个经常卧病在床的青少年,间接地需要持续被当作一个孩子来照顾。


02

青少年的行为是否僵化,以致于不允许或不能暂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条标准与第一点直接相关)。

我在上一条提到“退回到童年的行为方式”。我现在想要说的是无法放弃(更为“大人”的行为方式),甚至是暂时地放弃也不行。这类青少年无法承受任何改变的风险,不管是他们自己的行为还是别人的行为——通常这样发展的结果是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变得麻木。这类青少年常常突然生病,或者突然得要送去医院,或者突然感觉到灾难性的事情即将发生,而且将会导致精神毁灭。对他们来说,世界是一个他们拒绝进入的地方,而他们的身体——他们不允许任何一种脱离绝对掌控的感受发生。


03

社会关系是倾向于鼓励他们维持童年的状态,还是帮助他们进入成年的愿望?

尽管很多青少年看起来结交朋友很随意,实际上他们选择朋友的时候是很用心的。有些青少年只选择羡慕自己的人,或者选择霸凌自己的人,或选择羞辱自己的人——他会避开那些和他有竞争的或是比他“好”的人。还有一些青少年会有很多的朋友——对于他来说,选择是基于成长的共同愿望,他们在压力大的时候可以相互支持。他和他的朋友们把彼此作为知己,经常和对方讨论私密话题或是担心的事情,他们知道自己会得到认真的对待和帮助。有些青少年无法在这种“平等的亲密”中冒险。取而代之的是他们选择和年纪比他们小的人或需要照顾的弱者交往。更糟糕的是,他们可能无法冒结交任何一类朋友的风险。有个我认识的男生,他总是选比他小的,景仰他,爱着他的男孩。他想象自己是他们的英雄,短暂地感觉到是自己说了算。但同时他无法和女孩约会,他偷偷地忌恨学校里的其他更有竞争力的男生,当他独处的时候他的感觉是非常苦恼的,一文不值的。有段时间他可以假装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好,但随着他的长大,他的伪装不再有用,他变得极度孤僻并且有严重的抑郁。


04

朋友/同时代人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是否比父母更重要?

不同于第三条,这条要检查的是朋友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的关系。当青少年日益年长,他应该可以知道自己的想法,感受,他的决定会越来越独立于父母的想法,感受和愿望。这不是说青少年要被期待或是鼓励去和家庭对抗,也不是说他们不应该对父母有感情。这不是一种咄咄逼人,漠不关心的论调,而是要“改变对家庭的态度”。青少年应该开始能更多地关注到观点,态度以及他朋友的感受。当十八九岁的少男少女遇到一些事情需要适当地暂时先把父母放在一边,这对他们来说是恰当的,但他们做不到,他们无法忍受会伤害父母的感受,以至于他们陷入当机,这是因为事实上他们还全然依赖着父母。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这些少男少女的成年生活肯定是坎坷不平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依赖父母还是独立于父母——我们很关注青少年和他们父母的情感关系。


05

青少年是否有能力表达或体验适切的感受,或者“事件”与青少年对事件的应对方式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不符?

我们可以先看一些例子,有些青少年无法表达特定的感受——他们似乎从没有过生气,难过,或也就从来没有开心过。还有一些青少年表现出来的是对不同的情境都是一样的反应——他们似乎是害怕对任何事物的感受或者是害怕表现出任何一种感受是不同于那一两种他自己一直用的(可预期的)反应。

某些重要的情况或是事件(失望,暂时失利,疾病,重要的人去世)应该是会有一些特定的反应的。然而,如果我们看到一些不适切的感受,或者“离谱”的感受,都要被作为危险信号。举个例子,一个青少年他先说了一些问题,然后很随意地提到他的爸爸两星期前去世了。他说得好像这是他生活里的一件小事。这种反应需要被视作危险信号——在这个情境里我们将会期待看到悲伤的反应或是开始为失去的父亲哀悼的反应。

不适切的反应或感受经常可以在学校被观察到:青少年在重要的考试中失利无法表现出失望;或恰好相反,考试失利之后持续抑郁好几周;当父母生重病的时候却在学校呆到很晚“忘记”回家;被男友甩了的女生到处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这个男的——然后她会马上找到下一任男友并回避任何悲伤和被拒绝的感受。


06

青少年判断和比较外在世界反应和自己心灵的“创造”的能力是否受到任何的干扰?

这是一条在帮助决定是否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重要标准,也是在帮助判断青少年寻求帮助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会干扰到他和外在世界的关系的重要标准。我们所有人——不论是孩子,青少年还是大人——看待外在世界的方式都有我们自己的倾向性——是猜疑的,是腼腆的,或是对什么事都普遍焦虑的。但猜疑和确信有人在给自己下圈套很不一样,腼腆和无法出门很不一样。这条标准特指评估青少年的发展因为这个阶段有很多新的压力,并在外在世界和内在同时出现。

比如,所有青少年都很关心自己身体的变化——他们看起来怎么样,他们对身体变化的感觉怎么样。他们可能想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太大了,太小了,太虚弱了,等等,或者有没有特别丑,特别帅,或是特别有魅力。这种关注是很正常的,即便这样往往还是会让父母很难受,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的青春期儿子或女儿的大部分时间都被“试图看起来不错”给占走了。不过当青少年自己开始确信正在或可能会发生极端的事情,或是他们的身体正在发生一些不祥的变化时,这是我们需要视作严重心理问题的信号。另一个例子是,一个青少年担心自己脸上的痘痘。正常的情况下,他会觉得尴尬但是仍然能够该干嘛干嘛:他还是会去学校,和朋友一起玩,等等,尽管他可能觉得很难受。而大不相同的是:他会把自己完全隔绝开来,拒绝上学或是工作,相信每个人都正在嘲笑他。要是青少年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回应,那么他是没有办法分清楚什么是真的正在发生的,而什么是他相信的正在发生的,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严重问题的危险信号。从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功能区上最极端的崩溃,患者不再能够认识到扭曲完全是来自他自己的心智,而不是外在世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通常所说的“与现实割裂”。


07

青少年对未来的态度是什么?他是怀着希望的还是带着恐惧的?

青少年对未来的态度让我们可以评估他能够多大程度地展望自己长大成人的样子,也可以评估他是否能够开始考虑自己的能力和限制。

在正常的历程,青春期是一段对未来一边跃跃欲试,一边惴惴不安的时期。但也有一些青少年毫不在意将来,或是很惶恐。如果是第二种,那要么是潜在严重抑郁的信号,要么是青少年害怕他将来会是一个失败的大人(不论是社会层面还是在性的层面)。

另外,当青少年开始长大,他应该自然而然地就开始能够更现实地评估他个人的力量和限制。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19岁的青少年,企图自杀。他坚持说他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医生。他没有任何GCSEs或A-levels的成绩(英国的高考),他也没有参加过工作,但他自认为可能可以考取医学院。他把自己的闲余时间都用来看医书。一个朋友都没有,他说自己抽不出时间交朋友,因为他要尽可能地掌握所有进入医学院需要用到的知识。当他真的咨询了一所医学院校,然后对方告知他按他的情况没有办法申请入学的时候,他觉得活着没有盼头了,然后试图自杀。


08

是有一些特定的幻想会严重损害青少年执行功能的能力,亦或是青少年能够处理各种可怕的幻想而不用放弃成为一个大人的愿望?

青春期时常会有奇奇怪怪的,令人害怕的以及混乱的幻想,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特点,最后这条标准是和第一第二条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要评估青少年的行为和发展。不论如何,从评估的角度,要问的问题不是有没有这种幻想存在,而是青少年对这些幻想的反应是什么。我是指对身体,对性,对自慰,或是宽泛的对两性关系的想法和观点。有些青少年能像孩子一样坦然,觉得这些想法不是疯了或是古怪的。还有一些青少年不允许他们自己有任何“不合常理”的想法,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想法是坏的,危险的,甚至是污秽的。用自慰来举例,有看似幼稚的想法是正常的,但青少年可能会因此觉得有罪恶感或是羞愧。有些青少年可以处理好这些感觉不至于担心自己会疯掉,但有些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恐怖的,有威胁性的,他们不能允许任何没有被绝对控制的想法冒出来。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拒绝承认所有身体上的感觉,而且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来好像真的一无所觉。这种情况,感觉和想法好像成了他们的敌人,持续对峙,战火不休。但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结果通常是对发展危害巨大的,我们可以预测他们长大的时候将会面临严重的问题。


*   *   *

这八条标准是在应用于把青少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评估的时候使用,而不是孤立地用于某一个行为片段。这些标准也是为了表明青春期是怎么一回事。但同时它们也指出危险位于何处和当我们试着理解这些和我们工作的青少年的行为时,我们应该抓什么点。


要补充的一点是,也是在评估中,但是有点不同的范畴,有个问题是我们自己对青少年的反应。在我们中心常常会用我们自己的反应作为理解一个人和理解问题的向导——我们有没有感受到同情,对立情绪,无聊,想要去保护,兴趣缺缺,或甚至是嫉羡。有时候我们对青少年的反应就是我们自己的感觉,也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反应似乎与青少年对其他人的反应的描述不谋而合。对我们自己对青少年的反应保持觉察能够保护我们不至于扭曲我们的所见所闻,这样让我们可以更加现实地评估问题。比如说,一个青少年让我们感觉兴趣缺缺,或是缺乏热情,或是无聊的话,很大的可能是他自己的感觉也是这般,而且他确实用这种方式传递了他抑郁。


*   *   *

本章强调需要能够发现“危险信号”;与之相关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点是预防心理和社会问题的进一步进展。我们对于预防的态度反映了我们的感觉,即谨慎地评估和关切地帮助对青少年现在和将来的生活都大有裨益。


cache
Processed in 0.00759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