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心理文章 > 共情能力在青年晚期达到顶峰

心理知识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5-84584678

共情能力在青年晚期达到顶峰

发布时间:2025-02-17 浏览次数:54次


肯特大学心理学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们共情他人痛苦状态的能力在青年晚期时达到顶峰。

心理学家发现,年青人对社交痛苦(如尴尬、悲伤和悲伤)特别敏感,并且能够(比青少年或老年人)更强烈地共情经历社会痛苦的人。

共情能力(同理心)是社会互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够让一个人理解和分享其他人的情绪。

这项发表在《社会认知和情感神经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让参与者在观看身体或社会痛苦的照片。探讨了青少年(10-19岁)、年轻人(20-40岁)和老年人(60岁以上)之间的同理心反应差异。

研究通过记录、分析大脑的活动发现:从青春期到青年期和老年期,大脑对痛苦情况的反应有所增加。这表明,随着社会经验和接触不同社会和疼痛相关情况的增加,共情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得到了发展。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大脑同理心反应会越来越强烈。然而,虽然老年人大脑同理活动增加了,但是,与之伴随的现象是,老年人会低估他人的痛苦程度。

该论文的首席研究员、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Heather Ferguson教授认为,这是因为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不太擅长表达对他人的同情。

Ferguson教授说:“这项研究为共情他人痛苦的复杂性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共情他人的能力在青年晚期时达到顶峰。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对他人痛苦的反应越来越强烈,老年人在观看疼痛照片时会感同身受——但是,老年人随后低估些痛苦的强度。


Heather J Ferguson, Martina De Lillo, Camilla Woodrow-Hill, Rebecca Foley, Elisabeth E F Bradford. Neural empathy mechanisms are shared for physical and social pain, and increase from adolescence to older adulthood.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24; 19 (1) DOI: 10.1093/scan/nsae080


cache
Processed in 0.007636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