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皮茨和鲍尔比关于的儿童抑郁症的观点
发布时间:2024-11-01 浏览次数:6次
1946年施皮茨(Spitz)发表了一篇关于婴儿对与母亲分离反应的论文。除了为今天仍在进行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之外,施皮茨还对婴儿期"类抑郁发作"的概念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施皮茨在描述他观察到的6个月大的婴儿以及他们随后与其母体的分离时写道,这些婴儿的反应是哭泣,抗议行为,最终只能退缩并昏睡。他创造了依恋性抑郁(anacliticdepression)这个术语来定义和描述这种现象。
在认识到他的依恋性抑郁与亚伯拉罕(Abraham,1911)和弗洛伊德(Freud,1917)的有关抑郁症的经典理论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的同时,施皮茨也指出了一些本质上的区别。
他警示说,虽然这些婴儿表现出的症状可能与成人抑郁症相似,但是他们不同于成人抑郁症发作,因为婴儿时期的"类抑郁症"发作缺乏成人抑郁症的主要因素,即构建了一个残酷的、自我惩罚的超我。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是众多多产的理论家之一,他受到勒内·施皮茨(ReneSpitz)关于生命早期抑郁症发作的研究影响。
鲍尔比研究并记录了婴儿对母体的依恋和分离的过程。在1960年发表的《婴幼儿的悲伤与哀悼》(Grief and Mourning in Infancy and EarlyC hildhood)中,鲍尔比提出了与婴幼儿抑郁症特别相关的概念。鲍尔比认为,分离过程分为3个阶段。
在最初的抗议(protest)阶段,婴儿非常沮丧,试图通过哭泣重新与他人建立连接。
在第二阶段,婴儿在绝望(despair)中依然寻求与母亲的团聚,然而此刻,婴儿表现得更安静和不稳定。
到了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分离(detachment),婴儿看上去已经克服了他的失落感,并且对其他成人做出回应。不管怎样,婴儿不再只选择母亲。
鲍尔比的研究不仅描述了这种对丧失和分离做出反应的3个阶段的过程,还指出过早的中断或没有形成母子依恋关系会导致最早的类抑郁症形成。
他也乐观地认为,亲子关系的破裂造成的消极和导致功能损伤的影响并非不可逆转。幸运的是,通过矫正问题情境,儿童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发展的。治疗干预是可能的,并且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