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心理文章 > 自恋型人格障碍理论简史

心理知识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5-84584678

自恋型人格障碍理论简史

发布时间:2024-06-05 浏览次数:20次

摘要

·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恋的定义已经从变态转换成了人格障碍。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发现自恋型人格障碍无法通过精神分析来治疗。
· 20世纪70年代之后,人们才探寻到了专门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方法。

鉴于自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概念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NPD诊断的简要历史。

人们第一次开始阅读「自恋」时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不同的理论家会以不同的方式使用自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两个术语。这其中的一些混乱是由于自恋的概念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改变。本文将非常简要地概述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发展的一些要点。本概述以概念的演变为导向。扩展阅读可以查阅本文的参考书《Essential Papers on Narcissism》。


一、自恋一词的起源

“自恋”一词源于希腊神话,讲述了一位名叫Narcissus的英俊少年的故事。Narcissus唾弃了仙女Echo和许多男性和女性的爱。女神惩罚了Narcissus,让他疯狂地爱上了无法得到的影像——他自己在池塘中的倒影。这个神话中的两个主题——过度的自爱和对他人的蔑视和冷酷无情是现代自恋概念的起源。

二、自恋一词的首次现代用法

1889年:Paul Nacke(1851-1913)首次使用自恋一词

弗洛伊德认为德国精神病学家Paul Nacke是第一个使用自恋一词(德语,narzissmus)描述性变态的人,即个人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性对象。

1898年:Havelock Ellis(1859-1939)过度手淫和自恋

英国医生和心理学家Havelock Ellis在一篇论文中大量撰写了和性话题有关的文章,他在一篇论文中使用了“narcissus-like”一词来描述过度手淫,即一个人成为他/她自己的性对象。(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变态”一词被用来描述婴儿性行为对成人性生活的支配。这种用法不再常见。在西方社会,人们逐渐转向将手淫视为一种正常的性表达形式。)同性恋被认为是变态的,部分原因是弗洛伊德认为男性同性恋会因为相似性而被其他男性所吸引。因此,它可以被视为将自我视为性对象的另一种形式。


三、自恋的早期论文

1911年:奥托·兰克(Otto Rank, 1884-1939)将自恋与虚荣和自我欣赏联系起来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奥托·兰克是弗洛伊德的亲密同事,他发表了第一篇和自恋有关的精神分析论文《A Contribution to Narcissism》,这篇专注于自恋的论文,首次将其与非公开性特征联系起来:虚荣和自我欣赏。

1914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正常与防御性自恋

《论自恋:一篇导读》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撰写了的唯一一篇专门讨论自恋问题的论文。弗洛伊德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要点:1)自恋可能是正常的:爱自己这件事在正常的人类发展中起着作用,不一定与性变态有关。2)一些自恋是生存所必需的:以自爱(自我的自由投资)为形式的适度的自恋是正常和必要的,因为它能够让人们培养、保护和捍卫自己。3)爱/性/快乐能量(性欲)的量是有限的:这种对自我的爱可以指向另一个人,但这会减少对自己的供应,让一个人没有能力培养和保护自己,除非一个人得到了爱和感情作为回报。初级与次级自恋:初级自恋是对预先分化自我的性欲投资,初级自恋出现在爱别人之前。次级自恋将这种投资到其他人身上的撤回,将其重新引入自我。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对(他的)自恋患者不起作用。因此,对治疗病态自恋的兴趣暂时陷入了死胡同。

1921年: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 1877-1925)自恋和肛欲性格

卡尔·亚伯拉罕是一位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密切合作。他特别关注婴儿性行为、童年创伤与性格发展以及后来精神疾病的关系。亚伯拉罕在《肛欲性格理论的贡献》(1912)中生动地描述了这个年幼的孩子在排泄和扣留粪便时的无所不能的快感,以及这如何导致了厕所(在以后的生活中)被视为一种宝座。亚伯拉罕认为这种性格是具有肛欲特征来访的特征,我们今天大多数人会将其描述为典型的自恋:自命不凡、傲慢、低估他人,对自己的独特性而又夸张信念、对他人侵犯自己选择权的极度敏感,以及要求他人顺从的人格特征。能够清楚地了解一个浮夸、贬低自己的暴露狂自恋者的人都会发现,亚伯拉罕对他的来访的描述非常生动:“不属于我的一切都是肮脏的”。

1923年:马丁·布伯(Martin Buber, 1878-1965)将他人视为客体或平等

马丁·布伯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哲学家和学者。在他的著名文章《我和你》中,布伯假设我们要么与他人(I-Thou)平等联系,要么与它(I-It)联系。在我-你(I-Thou)对话中,我们把自己完全置于这种关系中,并让我们的真实自我完全提供给对方。我-它(I-It)对话的议程是:将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排除在关系之外。我们可能试图隐藏我们的脆弱性,操纵对方以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或者更温和地说,我们可能试图帮助对方。布伯的关系模式有助于我们了解自恋者关系模式中的重要内容。NPD患者主要从事我-它关系,因为他们需要保持防御性、以维护优越、宏伟的自我形象。

1949年:威廉·赖希(Wilhelm Reich 1897-1957)人格盔甲、身体和自恋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威廉·赖希是一位才华横溢、创新的人物。他的理论认为压抑会让一个人发展出防御性的肌肉“防弹衣”,抑制了他们充分表达性欲的能力,这可以从他们的行动方式中观察到。根据Reich的说法,性格本质上是一种自恋的保护机制。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自我心理学重新燃了人们对自恋的兴趣。


海因兹·哈特曼(Heinz Hartmann,1894-1970)自我心理学和自恋

海因兹·哈特曼和其他自我心理学家将精神分析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自我的功能上,并激发了人们对自恋的新兴趣,特别是自我理想、自体和客体表征、客体在自尊维护中的作用以及自恋权利等概念。


四、1970年代至90年代:现代大师

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 1913-1981)NPD的新方法

科胡特开发了一种治疗NPD的全新方法。他命名并确定了三个主要的自恋移情:镜像、理想化和孪生关系。Kohut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共情来满足来访的需求,并且通过将自恋者对“自体客体”的需求正常化,来帮助保持自尊和有凝聚力的自我意识。他的工作催生了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新疗方法——自体心理学

奥托·克恩伯格(Otto Kernberg,1928年至今)将弗洛伊德理论与客体关系相结合

克恩伯格试图保留弗洛伊德理论的各个方面,并受到梅兰妮·克莱因关于婴儿无法整合好母亲和坏母亲客体关系见解的影响。克恩伯格主张直面在治疗中出现的所有自恋防御,并诠释移情的积极和消极方面。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整合人格中矛盾部分的分裂。克恩伯格还开发了一种新的、增强型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形式,即,移情焦点心理治疗(TFP)。

詹姆斯·F·马斯特森(James F. Masterson,1926-2010)发展了自体和客体关系的方法


詹姆斯·F·马斯特森用自我障碍取代了人格障碍一词,并将他的工作描述为一种发展的、自体和客体关系方法。马斯特森对NPD的治疗结合了共情和诠释。他创建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干预措施,称为对自恋脆弱性的镜映式诠释(Mirroring Interpretation of Narcissistic Vulnerability)。这种干预方法可以帮助自恋者理解他们过度的施虐反应是在防御他们潜在的自我怀疑和羞耻。人们认为马斯特森的方法中庸的结合了科胡特的共情自我心理学和克恩伯格的面质方法。他像科胡特一样采取共情的立场,他的诠释总是从自恋病人的角度出发。然而,他也像科恩伯格一样认为仅靠共情不足以创造有意义的变化,获得完整客体关系是健康和稳定运作的必要条件。科恩伯格和马斯特森都专注于内在自体和客体表征的质量和内容。

结语

现代自恋的概念从19世纪90年代与性变态的早期联系演变为更清晰的理论,即,我们今天所描述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由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对他的自恋患者不起作用,这种诊断被推到了一边,直到哈特曼和自我心理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兴趣。

然而,仍然没有公认的心理治疗方法能够帮助人们从自恋型人格障碍中康复。这必须等到20世纪70年代,以及自体心理学和新客体关系方法的出现,才可以应对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些仍然是目前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



cache
Processed in 0.007949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