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婚恋咨询师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系统培训
发布时间:2024-04-06 浏览次数:84次
婚恋咨询师作为对伴侣关系的工作而言,自然需要对关系做深入的研究。英国塔维斯托克关系中心(Tavistock Relationships)一直专注于伴侣关系的精神分析临床服务、教学培训以及研究已经70余载,英国客体关系取向的克莱因学派在全球的专业领域,都享有盛誉。
想要获得伴侣分析师的认证,最好能先获得精神分析师的资格。儿童、青少年咨询师也是如此。所以市面上很多打着儿童、青少年或家庭伴侣咨询师头衔的咨询师,很可能往往连个体(成人)咨询师受训都并没有完成。而目前国内心理咨询行业也尚未制定出相关的规范,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也是良莠不齐。
心理咨询是来访者和咨询师两个主体互动产生的影响,犹如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效应。需要咨询师对反应双方的各种影响因素都有所了解,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首先需要咨询师对自身和人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也就是寻求更高级别的分析师分析自己,了解人性,精神分析流派中会非常强调自我体验,咨询师通过自我体验对自己进行探索来体验、了解人性。
其次在咨询中咨询师一方面需要能够感同身受来访者内在世界的爱恨情仇,另一方面还能够尝试靠进、接触、理解其内在世界运作的机制和原由,对于来访者内在不同部分的自我及其相互扰动都能有所觉察和了解,进而能够真正理解来访者,帮助来访者能够“知其所以然”。
比如一个厌食症的来访,表象上是对食物的拒绝,经过分析发现,这个行为在象征层面是在表达对关爱和善意的防御,再深入到母子关系,可能反映出对父母的不满和抗拒,也可能是对自身被物化的认同等等。如若不能够帮助来访者走入内心世界的“幻想”,行为层面的改变往往最多也是昙花一现,有时迫于现实的改变会以改头换面的模式再次呈现,哪怕来访者内心也是在不断挣扎纠结其中。 个体咨询尚且如此,伴侣咨询更是需要咨询师有三头六臂的心理功能来帮助来访者。咨询师是需要对当下来访的伴侣双方都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觉察和理解当下的移情和反移情,进入伴侣间最深层的无意识互动中,揭开伴侣关系表象的面纱,看到人性真实的表达,从而达到修通伴侣间丧失的活力。
伴侣咨询的很多问题都和伴侣之间的“互为父母”相关。建立伴侣关系,是人在潜意识层面寻求被完美的父母所关爱呵护,期待能在伴侣关系中重获理想父母的美好。由于有些个体在早年的养育性环境中被关爱的体验相对比较缺失,就会造成在伴侣关系中的期待过于强烈,无法去接受现实关系中对方的情感反应,而又对情感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一旦这些预期未能达成,内心就会体验到强烈的丧失、遗弃、无助等感受,从而要么抑郁,要么恼火,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双相人格障碍,也就是抑郁和躁狂的不断波动。
由此说来,婚恋咨询师比个体咨询师更需要接受更高级别的培训。目前北京大学方新老师主办的《精神分析取向客体关系流派的伴侣培训》项目,有英国和美国的婚姻伴侣分析师教授,应该是当下国内最顶级的伴侣培训项目了。
大陆首位IPA(国际精神分析师协会)认证会员林涛博士,翻译了Mary Morgan女士《伴侣心态-伴侣精神分析与塔维斯托克关系中心模型》,这本书堪称塔维斯托克关系中心理论与临床体系发展的里程碑式著作,尤其值得任何想从事伴侣咨询的咨询师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