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亲社会行为
发布时间:2023-10-14 浏览次数:52次
剑桥大学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会显著增加孩子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ity)倾向、对他人表现出善意和同理心。这项研究使用了2000~02年间出生的10000多人的数据,以了解幼儿与父母的早期关系、亲社会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在 3岁时与父母建立温暖关爱关系的人,不仅儿童早期和青少年期的心理问题较少,而且表现出更强烈的“亲社会”倾向。即,旨在造福他人的社会理想行为,如善良、同理心、乐于助人、慷慨和志愿服务。
尽管亲子关系与今后的亲社会性之间的相关性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但该研究指出了一个相当大的关联。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每超过“正常”水平一个标准单位,孩子在三岁时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就会更高,到青春期,他们的亲社会性就会增加0.24个标准单位。相反,早期父母关系紧张或遭受虐待的儿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太可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研究人员认为,这意味着,需要加强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来支持年轻家庭,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可能并不总是那么简单;例如,父母在经济和工作压力下挣扎,没有太多时间。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内化了我们与父母关系中的情感、关怀和温暖的特征。
——Ioannis Katsantonis
这项研究还探讨了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和亲社会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固定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多大范围内根据学校或个人关系的变化而波动。它测量了5岁、7岁、11岁、14岁和17岁时的心理健康和亲社会性,以全面了解塑造这些特征的动态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
论文的主要作者,剑桥大学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和教育博士Katsantonis说:“我们的分析表明,某个年龄之后,我们的心理就会变好或出现问题,而且,此时的心理弹性也固定。亲社会行为也变化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这取决于我们的环境。一个很大的影响似乎是我们与父母的早期关系是和温暖的有关。温暖的家庭关系会影响我们未来对他人友善和乐于助人的性格。”
该研究监测了2000年至2002年间在英国出生的10700名参与者的发育情况。包括他们的亲社会性、“内化的”心理健康症状(如抑郁和焦虑)和“内化的”症状(如攻击性)的信息。
进一步的调查数据提供了参与者在三岁时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中:在多大程度上以“虐待”(身体和言语虐待)为特征、情感冲突、以及“亲密”(温暖、安全和关怀)。其他可能混淆的因素包括种族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也被考虑在内。
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随后使用了一种复杂的统计分析形式,称为潜状态-特质模型(latent state-trait model, LST),以了解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症状和亲社会倾向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在多大程度上显示为固定的个性“特质”。例如,该模型能够让他们确定一位焦虑的孩子对特定经历的反应有多大,以及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天生焦虑的孩子。
这项研究发现了某些心理问题与亲社会性之间存在联系的证据。值得注意的是,年幼时外在心理症状高于平均水平的儿童,以后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也会少。例如,孩子在7岁时表现出外在心理健康问题,每增加一个标准单位,他们的亲社会性在11岁时通常会下降0.11个单位。
Katsantonis, I., & McLellan, R. (2023). The role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prosocial behavior: Evidence from early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https://doi.org/10.1177/01650254231202444
该研究表明,如果学校以持续的方式将亲社会行为融入课程,而不是以一次性干预的形式实施,比如单次的反校园欺凌周,那么学校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努力可能会更有影响力。
三岁时与父母关系更密切的儿童,除了更加亲社会之外,他们在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时期的不良心理症状也较少。
Katsantonis说,这些发现强调了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培养牢固的早期关系的重要性,这已经被广泛认为是支持儿童在其他领域健康发展的关键。“这大部分都要归功于父母。”Katsantonis说,“他们能花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并在生命早期对他们的需求和情绪做出回应,这非常重要。”
“有些人可能需要帮助,以便他们能够有机会学习如何做到这一点,但我们不应该低估简单地给他们时间的重要性。亲密关系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对于那些生活或工作在压力大、或者没有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来说,这往往是不够的。在任何层面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都会有很多好处,包括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和能力日后积极对待他人的能力。”
本文只用于分享交流,传播心理知识,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