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家庭治疗 > 家庭治疗的动力性理解与文化特色(问题回答)

心理学家及流派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5-84584678

家庭治疗的动力性理解与文化特色(问题回答)

发布时间:2022-10-22 浏览次数:103次



        

互动环节


孟馥:好的,谢谢琪嘉教授,刚才他从三个部分跟大家做了一个分享,一是他介绍了一个所经历的个案,第二,他用了精神分析流派里面的一些理论,对这个个案进行了一些解释。第三就是结合我们中国的文化跟西方的一些理论之间的一个对比,提出来他的一些反思、或者敏感点。我们看一看大家有没有一些什么问题提给琪嘉老师?工作人员已经整理出来了10个问题,根据时间我们做一些回复。第一个问题:道德内疚和伦理内疚有什么异同?


施琪嘉:道德内疚的话,在中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先讲一下内疚。内疚的这个概念呢就是在西方的名词中它叫做guilty,具体的翻译过来就是有罪,就是在法庭判决的时候,他拿一个锤子一锤“guilty”,就是认定你有罪。这个很有意思,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用法庭中这个来进行判罪,就说明什么?就说明内疚感和惩罚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说西方的文化叫做罪文化,那么罪文化就是罪责罪罚嘛,就是你要去坐牢去了。那换句话说呢就是对应于罪责的这个就是guilty就是内疚感。


那这样的话我们回来就来说内疚感就是什么呢?就是在现实中你犯了什么错误,你需要得到补偿,并且这种补偿是能够通过现实进行补偿,这是内疚感。那么有的人就说我们中国的文化是一个耻文化,我们在讲家庭治疗的时候,我们在谈内疚的时候,实际上很多谈的是羞耻感。所以在这儿我强调一下,这边我提到的因为是这个是书上翻译的道德内疚,实际上只要是跟道德有关系的,它都叫羞耻感,shame啊所以我们中国的文化叫做shame,叫做这个耻文化。


耻文化和这个罪文化有什么差别?我刚才说过罪文化首先它是一个现实的,那耻文化你找不到它形而上的东西,比如说你有没有脸啊?你对不对得起人呢?就是他来之的一件事情,可能是他做了一件这个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是产生的感觉是一个弥漫淹没性的这种感觉。所以在这儿提到的这个道德内疚,实际上是讲道德羞耻,他常常跟什么东西呢?跟我们中国的文化有关系,跟社会认同的禁忌有关系。


比如说乱伦,乱伦禁忌啊,比如小孩在大人讲话的时候插嘴,小孩在还没有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动筷子,这这样的一些都会产生,你丢不丢脸啊,没有教养啊,所以这叫做道德内疚啊这个我们也叫道德修养。但是伦理内疚是什么意思呢?伦理是一个特别大的伦理。比如说人他每一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活下来的权利。你要把一个这个小孩子要把它打胎打掉,或者是他出生了以后他有残疾,你要把他搞死,这个就犯了伦理。


我们不是有个例子吗?据说还是在特别有名的山东某个地方,去年还是前年。有一个孩子这个生下来有问题,然后就把他埋在地下,村里的医生去散步,他可能埋得不够深,就听到哭声,然后呢就把它搞起来,搞起来这个事情就搞大了。那现在就面临着判罪的这个问题,他判罪有两个,第一个叫做遗弃罪,这个小孩出来了,父母亲把他给遗弃了,这叫遗弃罪


第二个这个罪叫谋杀罪,这个小孩出生了,这个你不仅仅是遗弃,什么叫遗弃呢?你把他放在福利院的门口,你把他放在这个闹市的中心,你把他放在某一户人的这个门口,这叫遗弃,就是你没有这个你没有害,你没有害人,但你要把它埋起来的话,你就是谋杀,这个就叫伦理。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道德内疚和伦理内疚,他的这个话题其实不太一样,伦理是一个大伦理,每个人都有活下来的权利,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人的基本的本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这是第一个问题。


孟馥:今天您谈了很多比较新的对家庭的理解,所以有很多同道会有一些疑问。比如说他们想问反力比多的自我和力比多的自我,分别是什么?怎么样从概念上去理解?还有个问题是:如果父亲是一个理想的客体,而母亲是一个挫折性的客体,那孩子的自我会是怎么样?


施琪嘉:弗洛伊德提出力比多,这个名词的话呢,它实际上是跟我们生存有关系。简而言之的话,这个力比多就是生的驱力,吃喝拉撒睡。这个是力比多的综合体。然后弗洛伊德在他理论的后期,他又提出来其他的概念,他把吃喝拉撒睡和性作为一个这个特殊的驱力,和利比多分开,所以利比多,性驱力是两回事儿。然后他后来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力比多叫做死亡驱力。所以大家知道在拉丁语中,Eros是爱神,Thanatus是死神,所以Thanatus(Eros)就是活下来的力比多,然后就是性驱力,然后再就是这个Thanatus有它分有这三个驱力。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来的反力比多,实际上在我看来就是死亡驱力。什么叫力比多,我们说利比多都是跟活下来有关系的,所以反力比多就是不要自己活下去,力比多的自我是什么自我呢?


就是我早上起来我要吃饭,吃完饭以后我上班,然后我上班我要走人行道,我不要走到交通特别危险的地方,这都叫做力比多的自我。就是说这个自我它有活力,然后它能够让自己活下来。反力比多的自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有人他每天忙的事情就是自杀,自残自伤。比如说他活下来,他觉得很难受,他一定要做一些事情,让自己往死亡的方向走。每天拿刀子划划自己,这是非常悖论的,就是拿刀伤害自己可能会导致感染,导致死亡,但是他又是通过感受到疼痛,感受到流血,又能够证明自己活着,这就是挫折性的客体,给挫折性的自体带来结果就是反力比多,大于力比多。常常见于哪一种人?边缘性人格障碍。你见到这种人,他有的是想法来闹事,是吧?一会儿打个鼻钉子,一会儿画一个这个纹身,然后画满全身,那么再严重的话,就是自残自杀了,这就是反力比多。另外这个问题就是如果父母亲一方有是一个理想的,另外一方是一个不理想。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依恋的三步曲里面依恋,分离和丧失,大家可以去查一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研究的是这样,如果母亲是一个理想化的客体,不管父亲怎么闹腾,这个孩子他最后都都可能形成中心自我,换句话说母亲重要。如果父亲是一个理想化的这个客体,父亲对孩子特别的好,母亲闹腾,那这个孩子的影响要大一些,就是比那个差一些。就换句话说为什么这个样子呢?因为那孩子成长的早期的话,母亲还是比父亲要重要,这个问题就这样回答。


孟馥:好的,这几个都是关于您在晚间讲座里面特别提到的一些概念,我想再用一点点时间请您再说明一下,比如说“中心自我”的概念,在个案当中怎么去理解?或者怎么跟具体的个案结合起来,“中心自我”有哪些特点


施琪嘉:其实中心自我就是成熟自我的表现,对吧?我们可以用几个方面来定义它。第一个这个定义就是他具有独立的思想,他的很多想法是自己的,不是被人说的,是自己说出来的,所以我们有很多人他的这个自我是一个虚假的自我,为什么呢?他说了一套一套的东西,你看他都是背的那一段书的,听某人说的,没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现在这个微信就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大家还没有看,觉得这个有道理啊,然后就转发了。这个转发是背的那一段书,不是你自己的这种想法,除非你自己是原创性的,对吧?所以他的这个中心自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他有自己的想法,独立的思想。


那么第二个就是它有良好的关系,这个良好的关系就是他有社会关系,那么这个关系是一个健康的。健康关系的基础不是在于你有多好,而是在于能够忍受多不好,这个是非常这个矛盾的。你跟一个人的这个关系,比如说我们选三好,选这个五号,选一个积极分子,常常是那种什么人都不得罪的人,被选出来的对吧?那种得罪人,那这个人的话,他不一定选得出来,但是如果大家选他的话,大家可能也要去耐受,就是他给大家带来的攻击性。所以真正好的这种关系的话,成熟的关系不是看关系多好,你们是如何处理的不好的关系的,就是对两个人之间的挫折,彼此之间有耐受力,这是第二个对关系的一种看法。


第三个特别重要的中心自我,就是他具备孤独的能力,、这是怎么讲的呢?就是他一个人具有独处的能力,因为很多关系在他的内心中,所以他一个人很怡然自得地去享受一个人的时间,看书啊,去写字啊,或者去旅游啊,就是不像孤单的人,他时时刻刻都要拉人来讲话来喝酒啊,得到人很多的地方去跳迪吧啊,所以就是一个孤独的人。这个就是中心自我。


孟馥:好的,关于您今天讲座里面提到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书可以推荐给大家?

施琪嘉:南京师师范大学的这个郭本禹教授,他这个他最近编了三本一套的书叫做新精神分析论,在他的第二卷里面,其中专门有一章节是讲费尔贝恩。郭本禹教授,他是博士生导师,他的博士生的课题就是研究某一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就专门写了费尔贝恩。

大家最简单的查就是到网上去查嘛,费尔巴哈个在网上的它的一些基本的介绍都有,但是特别详细的理论的介绍就在郭本禹教授这边。


孟馥:好,另外一个方面提问。对您刚刚讲的“分化不足”和“融合性”这个部分,而且把这些作为家庭治疗当中的资源,大家会比较感兴趣;有人说:分化不足的融合家庭,虽然是资源,但是很纠结、有很多痛苦,治疗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去处理呢?怎么去看待?怎么去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就是您怎么把它变成一种资源,然后对家庭实施一些干预,能跟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吗?


施琪嘉:嗯,我在想这个例子。我想到这个例子是我前不久这个在催眠中举过的这个例子啊,但是我现在还想再讲一下。就我治z疗的一个案例,(略个案信息)。当然,我这样说未免有点绝对,因为西方人他跟他的家庭分化,并不等于说他的父母亲就不活在他们的心中,但是似乎这种倾向在中国来说的话呢,要更加的浓密一些,可能它浓密的这个作为资源的存在,是我们在文化上不应该忽略的,就是我们不要提不提就是说它分化不够,我们反过来想,它的融合对它是否有帮助?我们要跟他谈他的这个父母亲,有时候谈一个家庭中有虐待有创伤的一个这个关系的时候,你会发现在融合的这个方向去谈的时候,他会回忆起一些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的一些经历,这是我的回答。


孟馥:好的,我记得有一次在亚洲家庭治疗大会上,有位台湾的学者,他也谈到了关于西方所谓的融合和个体化的问题,用东方的文化去理解的时候,他举了从“忠与孝”的视角出发应该怎么样去把握,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现在有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妈宝男。您能不能用很简单的几句话再把这个部分简单说一下,你是怎么样理解的?从专业的角度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施琪嘉:我的理解就是妈宝男强调了一个二元的关系,就是妈妈和孩子,特别是妈妈和儿子,强调二元关系。那么有一个学者他提出来,其实我们所有的关系都应该从三角关系开始,就是父亲是强有力的介入到母子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妈宝男的主要的特点就是父亲太弱,或者是父亲被母亲排除在外,所以父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妈宝男,我觉得就是一个父亲缺失的这样的一个表现。只要父在,这个联盟就就会崩解掉,也不是说就会崩解掉,就是要形成新的这个三角关系。所以这是我的理解。


转自心理学空间

作者:施琪嘉

本文只用于分享交流,传播心理知识,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原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请联系我们删除






cache
Processed in 0.00794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