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心理文章 >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新视角:客体关系学派的表征

心理知识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5-84584678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新视角:客体关系学派的表征

发布时间:2022-09-10 浏览次数:105次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新视角:客体关系学派的表征
金圣华
《社会科学家》 2015


摘要:作为婴儿与主要呵护人之间强烈、持久和亲密的情感联系,依恋的研究甚受心理学家的重视,尤其是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表征问题。文章通过依恋理论的简单回顾,从客体关系尤其是Winnicott的过渡性客体这一角度对不同依恋类型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发展,婴幼儿对他人和父母的依恋表征的形成,婴幼儿在与母亲的短暂分离中内心体验对依恋类型形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内部工作模式;过渡性客体;陌生情境测验;依恋类型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2-0052-04


        自从Bowlby 明确提出依恋的概念以来,依恋研究一直是儿童社会性和情绪研展中的重要课题之一,长期以来备受发展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随着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依恋的形成及其依恋类型对儿童一生发展的影响,对个体人格和认知发展的影响已在临床中得到进一步验证。为了探索婴幼儿内心世界依恋表征和依恋类型形成之间的关系,给临床治疗找到更有效的证据,1980 年,Bowlby 提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此后许多研究者也在Bowlby 的基础上对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及实证调查,但是他们更多地关注了依恋类型,而对婴幼儿内心世界对依恋的表征重视不足,他们忽视了从婴幼儿的内部心理活动这一角度对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1]。进入90 年代,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从客体关系理论的角度,即将母婴依恋和过渡性客体依恋整合起来,研究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这样婴幼儿内部世界对依恋的表征就和依恋类型的形成联系了起来[2]。文章从客体关系学派的表征出发,对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一展望。


一、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心理表征———Bowlby 的诠释

        Bowlby 认为“依恋是一种联结亲密情感关系的能力……是有效人格机能的首要特征。性和食物无法主宰依恋,也无法派生依恋。在人的一生中婴儿与主要照顾者间的依恋关系是最重要的并影响其一生的。[3] ”Bowlby 综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控制论,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依恋理论,该理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是一种有效控制认知 情绪的动态结构,是儿童在与父母的行为交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价值和受人喜爱度的心理表征[4]。这种内部工作模型主要以无意识运行,并且一旦建立就倾向于永久,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他认为婴幼儿关于自我、他人及人际关系的心理表征是在婴幼儿与呵护人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并对其一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产生影响[5]。因此。依恋内部工作模式被假设分为两个互为补充的方面:一是有关依恋对象的,描述的是当婴幼儿需要照顾时,呵护人是否能对他的反应做出适时、合理、正确的反馈;另一个是关于自己的,论述的是婴幼儿对呵护人的反应的评价问题进而涉及对自我的评价[6]。但是婴幼儿的内在心理世界又是如何表征他和母亲的依恋关系?这是一个颇受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由于婴幼儿心理用语言的难以报告性,很难有人提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近年来随着客体关系理论在心理学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从客体关系(尤其Winnicott 的过渡性客体依恋)的角度来解释母婴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二、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心理表征———客体关系学派的诠释

        参照Bowlby 依恋理论及Ainsworth“陌生情境测验”程序对儿童依恋类型的解释与分类,近几年来许多发展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证研究,并得出了许多有用的结论。但是儿童依恋的心理表征是怎样形成的?儿童在与母亲的分离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反应,他们的内心体验是什么?尽管许多发展心理学家尝试过解决这样的问题,但他们大多是通过对儿童的直接观察进行实证研究,很少从儿童内心世界这一角度去研究依恋关系。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为心理学家从客体关系角度来研究依恋的内在工作模式提供了基础。

(一)客体关系学派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理论来源

        1920 年,弗洛伊德在他的《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描述了幼儿如何发展出处理与母亲分离的机制,他观察了他一岁半的孙子,他认为他的孙子是非常依恋妈妈的好男孩,然而,当妈妈将他独自留下时,他几乎从来不哭。弗洛伊德很关注这一问题,他注意到他的孙子每当独处时,常常通过将他的玩具或别的他能抓到的东西扔出去,然后又开始找这些东西,找到后感到非常满意。一天,当妈妈不在时,他的孙子就玩一个系在绳子上的木轴,他反复的将它扔进他的有帘子的婴儿床里,然后再拉回来,并且发出一声高兴的“da”声,弗洛伊德注意到他的孙子从消失又掌控的游戏中得到了满足。由此,弗洛伊德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他认为这个消失又找回的游戏可以和母亲的缺失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游戏帮助小男孩掌握了由于他的母亲不在而导致的分离焦虑情绪,获得了母亲随时都在身边的那种满足感[7]。

        弗洛伊德的观察可能是婴儿与母亲分离依恋模式的最早探索。1953 年,Winnicott 提出了他的“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依恋概念,用来描述幼儿对毛毯、绒动物、衣服等强烈的、一致性的依恋。Winnicott 在他的《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现象》一文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概念。他认为“过渡性客体”是介于主观客体和真实客体关系之间的一个中间性的经验领域,它不是一个内在的或主观的客体,也不仅仅是一个外在客体,他是第一个“非我”拥有物[8]。包括以下几个特性[9]:

(1)此客体被认为是可以搂抱的,并且可以被用来爱和破坏的。
(2)此客体必须是从不变化的,即使变化也是婴儿使其变化。
(3)只有孩子体验到足够好的妈妈的照顾,过渡性客体依恋才能发展。
(4)对于健康的孩子来说,过渡性客体依恋是非常普遍的。
(5)有时面对压力时,过渡性客体比妈妈自身显得更重要。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建立在婴儿与母亲由最初的共生(完全统一状态,Mahler)到不断分离的过程中的,分离才能体验到依恋,依恋允许婴儿与母亲的分离,走向独立[8]。在与母亲的逐渐分离中婴儿开始发展独有的过渡性客体依恋,当外部客体,如乳房、母亲、足够好的环境等被儿童体验为鲜活的存在并且适时的满足时,儿童将其内化为有活力的、真实的和足够好的客体,即内化的客体形成。这时一个过渡性客体依恋就会随之产生。如果外部客体缺失或不存在,婴儿的内化客体就失去了意义,那么过渡性客体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此时母婴依恋就会出现问题。这可以看出过渡性客体是外部母亲特征的代表,它通过婴儿内化的内部母亲特征起作用,影响着婴儿与母亲依恋的关系[10]。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对Bowlby 理论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式和Ainsworth 的陌生情境测验法依恋类型的有力补充,并重新开始审视Winnicott 的“过渡性客体”依恋现象,完善依恋理论。Carole.J.L[1]就认为陌生情境测验是调查过渡性客体行为的最佳方法,二者都认为生命的头两年是婴儿依恋发展的敏感期,这样过渡性客体的依恋和对主要呵护人的依恋就被有机结合,互相补充。Mahler 认为过渡性客体的价值在于它允许婴儿逐渐摆脱妈妈的身体和怀抱,这样当孩子和妈妈产生身体及心理分离时,婴儿能和妈妈保持共生性联系[11]。

(二)客体关系学派对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心理表征

        近年来,许多心理学理论家已经开始关注这种现象,他们发现儿童对过渡性客体的依恋和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已经和许多心理发展过程相联系:分离———个体化、自我和身体自我发展、力比多客体恒常、客体关系和共情能力等。但是,儿童对过渡性客体依恋和对母亲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是如何表征的呢?

1.安全型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

        Elisha.D[12]认为,在正常健康的发展过程中,婴幼儿肯定要经历母亲的缺失,并且之后要与母亲分离,就如受到挫败一样,常常会伴随着焦虑的发生,当婴幼儿体验到与母亲分离时的焦虑时,他们就会发展出对过渡性客体的依恋,在对周围世界的初步探索中找到满足感,这样婴幼儿就获得了自信和连续的感觉,将这种感觉内化为暂时的母亲意象,就构成了一种稳定、可靠的自体感的基础。在母亲缺失时寻求构建一种长期的自体,将母亲存在感内化,虽然母亲暂时离开,但通过有趣的、幻觉的方法将过渡性客体内化成母亲意象,这就是客体关系所认为的安全型依恋[11]。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将注意力转向过渡性客体,将其内化为一个生动的内部客体以保持一种持续存在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过渡性客体是起着纽带功能的客体,一方面朝向内部客体,而另一方面又对着外部世界。利用过渡性客体,婴幼儿内部的自体可以与包括母亲在内的外部世界保持重要的联系,他们可以在母亲缺失时重新发现内部客体的行为,找到与母亲相联系的客体。

2.矛盾型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

        伴随着混乱的自体感的丧失,婴幼儿内化母亲意象和过渡性客体的尝试失败,不能成功地连接外部经历,如果经历的过渡性区域瓦解或者不起作用,一个“代沟”就会出现,婴幼儿活着的、连续性的、与母亲一体化的经历被阻断,空白、缺乏被遗弃的感觉将会占主导地位[13]。婴幼儿内部客体与主要客体(母亲)之间的连接丧失了,不安全依恋就会产生[4]。这种依恋类型的婴幼儿不允许实体的母亲与自己有丝毫的分离,分离就感到与母亲失去了链接,从而产生焦虑和被遗弃的感觉,内心对母亲的体验是复杂的、矛盾的。

3.回避型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

        Klein 和Bion 认为好的客体不存在的地方,就等于坏的客体存在。但近期Green 的研究却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如果主要客体(母亲)对婴儿来说是个缺失的客体,那么婴幼儿的内部客体可能是空洞的存在[12],他提出了“存在性缺失”和“缺失性存在”这一对术语。“存在性缺失”是指现实存在着的主要客体(母亲)对部分婴幼儿来说是缺失、不存在的;“缺失性存在”是和“存在性缺失”相联系的,如果现实中存在的主要客体(母亲)对婴幼儿来说是缺失、不存在的,那么婴幼儿就不能真正内化母亲意像,其内化的内部客体也可能是不存在的,即空洞的存在[12]。Green[12]强调,婴幼儿意识不到实体母亲的真实存在,他在丧亲之痛的状态下就会去感受过渡性客体,开启思考自己本性的新方法以代替婴幼儿与一个力比多母亲见面,结果就是婴幼儿通过过渡性客体向实体母亲封闭了自己,同时也封闭了自己的情绪,实体母亲的存在与否对婴幼儿来说影响不大。现实客体(实体母亲)的存在性缺失和内部客体(母亲意象)的缺失性存在造就了无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儿童。

        分析发现,婴幼儿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发展是和依恋的类型紧密相关的[14]。客体关系理论者认为,安全依恋类型的婴幼儿他们对自己母亲行为和反应的心理表征是积极的,内化的母亲意象是好的[15]。而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婴幼儿则对母亲行为和反应的心理表征有一个负面的评价或不评价。更重要的是,这些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会泛化到以后他(她)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或者成为他(她)们评判自我价值和他人价值的标准[16]。因此,依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的心理表征和婴幼儿个体对母亲意象的内化的质量密切相关[17]。


三、评价与展望

        通过对过渡性客体依恋和母婴特有依恋模式的分析,我们看到了探索母婴依恋内在心理工作模式的可能的方法,但这仅仅是可能,当前将过渡性客体现象和依恋理论结合起来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许多心理学家仍对此持怀疑态度。Rutan 和Weisberg[18]等都认为尽管过渡性客体依恋的强度与母婴依恋有关,且过渡性客体作为婴儿探索新环境的代理物其有效性已经有人用相似的方法在陌生情境中研究过并得到证明。但到现在为止,他们的研究都缺乏这样一个前提,母婴依恋的特有模式与过渡性客体依恋的发展其内在相关何在?事实上,两者在非常明显的儿童领域的研究都没有相互汲取,在寻找理解人类发展的各种方法时,两者还缺乏合作。


        但过渡性客体理论和依恋理论可以彼此取得完善,如Winnicott 认为过渡性客体依恋在足够好的母婴关系缺乏时不能发展,这可以从早期的过渡性客体依恋与在陌生情境中的安全的母亲依恋模式相一致中得到证实[19]。通过对文献的查阅与回顾,可以预测的是未来对依恋的研究将更多的是二者的综合性研究,着重于对儿童依恋过渡性客体的真实行为和母亲的行为的观察,更深入的是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比较抽象的过渡性客体现象和依恋类型的纵向研究。近年来,一个就母婴依恋理论的前后关系中过渡性客体依恋的人格调查研究,不仅被认为开启了过渡性客体理论和依恋理论合作的新领域,而且开辟了人格发展研究的新领域。随着对婴儿期,青少年期,成人期依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过渡性客体依恋和母婴依恋的研究在未来还会进一步融合。



参考文献

[1] CAROLE J.L.Theories of transitional object attachment:an overview. 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986,(9):383;399.

[2] JSSREY S,APPLEGATE,D.S.W.Theory,culture,and behavior: object relations in context [J].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1990,(7):85;97.

[3] 瓦尔·西蒙诺维兹,彼得·皮尔斯著,唐蕴玉.人格的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6.

[4] ANDREA D,INA B,GOTTFRIED S.The inner working model as a''theory of attachment'':development during the preschool years[J].Attachment&Human Development, 2008,10(4):395;414.

[5] 王争艳,刘迎泽,杨叶.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29;639.

[6] NICKOLA C.O,GARTH J.O.FLETCHER.Mapping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mind:comparisons between three models of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J].Pers Soc Psychol Bull,2003,(29):1479;1493.

[7] 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第 6 卷)———自我与本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1;48.

[8] 克莱尔,贾晓明,苏晓波.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72;80.

[9] EYTAN B.Childhood vs. adolescence transitional object attachment, and its relation to mental health and parental bonding [J].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1998, (3):149;167.

[10] GERTRUDE,RUBIN B.Developmental object relations theory[J].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1987, (15):318;327.

[11] E.B.LEHMAN.Soft Object and Pacifier attachments in young children: The role of security of attachment to the mother[J].ChildPsychol Psychiat.,1992,(33):1205;1215.

[12] ELISHA D.The loss of the transitional object[J].Psychodynamic Counseling,2001, (7):5;25.

[13] ROBYN F.Scripting attachment:Generalized event representations and internal working models[J].Attachment&Human Development,2006,8(3):283;289.

[14] PAULA RAVITZ,ROBERT MAUNDER,JON HUNTER.Adult Attachment measures: A 25-year review Review Article[J].Journal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10,69(4):419-432.

[15] JESSICA L.BORELLI,MICHAL J.CROWLEY,DARYN H.DAVID.Attachment and Emotion in School-Aged Children[J].Emotion,2010,10(4):475-485.

[16] NATALIE RUSK,FRED ROTHBAUM.From Stress to Learning:Attachment Theory Meets Goal Orientation Theory Original ResearchArticle[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10,14(1):31-43.

[17] MATTHEW J.DYKAS,JUDE CASSIDY.Attachment and the Processing of Social Information Across the Life Span: Theory andEvidence [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1,137(1):19-46.

[18] ANNE A,RUTAN J.S.The impact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on psychodynamic group therapy [J]. Am J psychiatry ,1984, (11):1376;1380.

[19] N.GREGORY HAMILTON.A critical review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J]. Am J psychiatry 1989,(12):1552;1559.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新视角:客体关系学派的表征/ 金圣华55


作者:金圣华
来源:《社会科学家》 2015

转自心理学空间

本文只用于分享交流,传播心理知识,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原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请联系我们删除


cache
Processed in 0.01774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