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CBT)的个案概念化
发布时间:2021-08-28 浏览次数:145次
认知行为治疗(CBT)的个案概念化的目的是为了让认知行为治疗能灵活地满足患者的独特需求,指导治疗师的决策。
这样治疗师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就能够灵活运用认知行为治疗和理论。
认知行为治疗的个案概念化在治疗性关系中展开,其路径是:评估→个案概念化和诊断→治疗计划和知情同意书→治疗→再次评估的循环过程,直到治疗结束。
CBT的个案概念化从治疗师收集评估资料、获得诊断开始,最终形成该个体的个案概念化。这样,治疗师就可以帮助来访制订治疗计划,同时获得患者对它的知情同意。
在认知行为的治疗实践中,会出现一些富有挑战的情况,例如:
患者有多种障碍和问题;
患者有多个服务提供者;
患者不依从治疗方案;等等。
这时候,个案概念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治疗师进行决策、与患者一起收集资料,以监测治疗的进展,并在需要时做出调整。
多种障碍和问题
CBT治疗通常以单一障碍为靶点,但患者通常有多种障碍和问题。为了治疗这些患者,治疗师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哪些障碍和问题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按顺序治疗多个不同的问题好还是同时治疗好?如果按顺序,我应该先锚定哪个问题?处理某些问题会导致其他问题的改善或恶化吗?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似乎都是由相同的心理机制造成的,例如,抑郁合并社交焦虑的患者可能是由相同的图式驱动所致——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有缺陷,陷入抑郁后回避交往,认为其他人在批评和拒绝自己。
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个案概念化建立治疗的靶目标——即应对图式、自动思维、适应不良行为——这些在认知模型中被视为是引起和维持患者症状的机制。通过个案概念化指导治疗方案。
有多个服务提供者
很多情况,患者在寻求心理咨询的同时,还正在接受临床医生的药物治疗。
例如,一位正在寻求惊恐障碍治疗的来访,已经在接受精神科医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这些联合治疗可能会破坏或促进认知行为治疗师提供的治疗。
此时就需要在个案概念化的过程中,就要同时考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作用。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暴露于焦虑症状下,学会容忍以了解焦虑症状,而苯二氮卓类药物则通过消除焦虑症状来治疗焦虑症状。
这样当来访学会了一些焦虑管理策略后,她就可以和精神科医生商议,逐渐减少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量。
不依从
常见的不依从包括:拒绝治疗、不遵从家庭作业和提前终止治疗。
许多认知行为治疗,比如对焦虑症的暴露疗法,给患者带来了大量的工作量,并要求他们忍受极大的痛苦。有效的认知行为治疗师需要一些策略,以便提高患者对繁重和痛苦的干预措施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治疗的个案概念化则提供了一种框架,在临床治疗师难以抉择时,指导治疗师应对临床中出现的这些挑战。
作者: mints 编译
转自心理学空间
本文仅用于分享交流,传播心理学知识,如原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