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然心理---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南京心理咨询 > 亲子关系 > 你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你们的沟通程度

你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你们的沟通程度

发布时间:2020-04-26 浏览次数:148次

第一,跟孩子的关系中,我们的角色可能出了问题。


当我们自己觉得很无助很无力的时候,希望有个人能够看到,能够体会我们,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把自己看成是个孩子,而孩子就变成是一个应该体谅你的父母的角色。


因为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很弱,自己很受伤,自己是个受害者,没办法去创造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把希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我们的照顾者,想要孩子实现我们没有实现的愿望。


当这里边角色互换,颠倒,那我们与孩子是没有办法好好沟通的。


第二方面,关系一定是先于教育。


如果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敌对,那你的任何教育都是没有价值的。


有很多孩子,特别在青春期的时候,他一回到家跟你打个招呼后,马上回到自己的房间,因为他想回避跟你的见面,甚至很多时候你想跟他说说话,他也不愿意搭理你。


在这个过程里,你对待他的态度,决定了他是否跟你配合。


我们需要跟孩子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关系,他才愿意跟你沟通,这时的教育才有意义。



第三,亲子关系是一种合作的关系。


当你发现你跟自己的孩子是一个partner的话,孩子在关系中间就会有价值感。


大部分时候,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是处在对立的模式里面。我们好像是在拖着孩子走,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累赘,或是影响我们的敌人,他不是我们的伙伴。


但如果我们把这种对立的模式变成合作的模式,相对来说沟通就会顺畅很多。

只有在一个伙伴关系中,我们才会认同对方,彼此才会有更多的信任。 


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会处在一种对立模式里,父母总是否定孩子的价值,对孩子有偏见,这可能是你作为孩子的一种创伤体验,我们小的时候一直被否定,那么我们的自我价值就相对来说会比较低一些,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他人都是很糟的。


只有当我们自己的内在自我价值能够高一些的话,我们才会更多地去肯定别人。


所以我们要看看在你对孩子有偏见,你觉得孩子很笨很蠢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不是很好?


或者当我们看到孩子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会责怪他,而这样也意味着我们认同了父母对待我们的的方式。


有一些人说我不想成为我父母那样的人,但是往往我们对待孩子的时候,又会像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我们的孩子。



当然,有一些人意识到以后,不想再重复体会这种悲伤,那么就发生一些改变,直面我们自己成长过程中间的一些没有被解决,没有被疗愈的创伤。



并且努力不把这些东西复制到孩子身上,造成更多的沟通误区和矛盾。


所以,如何和孩子更好的沟通,我想分享给大家一些方法。


第1点,我们一定要去澄清关系,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我经常跟我的孩子说,我要尽父亲的责任,你尽你自己的责任,我什么都替代不了你。


哪怕你是我的孩子,你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也不可能成为我的照顾者。因为我现在不需要你照顾,未来也不需要你照顾,原因很简单,当我自己可以为自己负责的时候,那么孩子也可以为自己负责。 


第2点,肯定对方的价值,肯定你孩子的价值,哪怕是一个呱呱坠地坠地的孩子,他也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给你。 


我们看到孩子就说你学习不好,你不努力,孩子是没有价值的,他会很沮丧。这时候,我们需要看到孩子的努力的过程,并且忽略一下结果。 


不是说结果不重要,但是你如果去可以看到他努力的过程的话,对于孩子来说才是一个肯定。


包括我们成年人也一样的,因为被肯定了以后,我们才会觉得我们的努力是有意义的。 


第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我们的自我认同也就是来自于他人的认同,特别是自己的父母。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成为一个情绪自我负责的人,成为父母,更尤其如此。


所以不管怎么样来说,我希望的是我们跟孩子沟通之前,能够作好自己的角色,理清和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把情绪发泄当做一种教育。


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也希望我们在平时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间能够体会到更多的是美好。


沟通的目的就是能够跟孩子更好地合作。


只有在合作模式下的亲子关系,我们的沟通才会更好。


作者简介:


胡慎之,关系心理学家。


cache
Processed in 0.00957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