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知道自己是谁” | 拥有这个智慧的人,都获得了真正的幸福感
发布时间:2019-10-18 浏览次数:166次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什么是自己。
这个过程,并不那么容易。
我的好友林琳今年32岁,毕业后就听父母的话回老家,进入体制内单位工作,非常安稳;家庭和睦,夫妻恩爱;两个宝宝,乖巧可爱。
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算是一个小小的人生赢家了。
但是,她却觉得自己一直不快乐,人生毫无存在感,并因此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之中。
她说:
我读书的时候,以成绩、老师的夸奖来衡量自己;
上班的时候,以薪水、职位来衡量自己;
找对象、结婚、生孩子、定居何处这些都是按照父母的规划在走。
走到今天我突然发现,抛开这些,我什么都没有了。
没想到活了三十年了,一回头觉得最陌生的,竟然是自己。
我是谁呢?
林琳这扎心一问,是她回顾往昔时的遗憾,是她从没有为自己好好活过而感到难过。
她的人生,一直走在“正确”但并不自在的道路上。
“正确”是因为她完成了他人的期待,过上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人生;
不自在是因为她的人生又似乎不是她的人生,每一个选择都不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甚至与自己意愿相违背的。
她回忆了一下自己的一生:
求学、选专业、毕业后求职、和丈夫结婚生子……每个时刻,有一些选择,不是她发自内心做出的。
这些或大或小的退让与冲突,终于在32岁这一年集中爆发。
所以,即便她如今看来活得不错,都很难感到由衷的快乐和真实的存在感。
所以说,过好一个自己说了不算的人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一生去追寻答案的议题。
很多人就要问了,过好一个自己说了不算的人生,这听起来就是悖论。
自己的人生都已经说了不算了,还有可能过好吗?
资深心理学家张沛超对此是这么说的:
哪怕你的人生不是你说了算,甚至你觉得是爸妈说了算,或者你的配偶说了算,或者说你的老总说了算。
仔细看一看,他们说了也不一定算。
哪怕我们世间有如此多的说了不算、如此多的不自在,我觉得从一个积极悲观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个人生仍然值得一过,也仍然能够过好。
为什么这么笃定呢?
“这都是我‘聊遇’了众多来访者后总结出来的。”张沛超老师说。
在从业十余年的历程中,他一直奋战在心理临床治疗的第一线,积累了10000+个小时的咨询时长。
在这段过程中,他接待了很多看起来过得都“很好”的人:企业高管、创业老板、骨干精英……
这些人通常有很好的社会功能,经常能取得世俗意义上很高的成就,但他们自己很不舒服,因为他们的自体在蜷缩着。
那么,怎么判断一个人的自体是蜷缩着的?
特别是,怎么判断自己的自体是这样的?
武志红老师说,这个标准非常简单,就是,一个人自在吗?
他们那些沾满了眼泪甚至是鲜血的故事,不断地提醒张沛超:
什么叫自我设限、自我设阻?
什么叫让自己活得越来越“不自在”?
什么叫使自己成为某些看不见的力量的奴隶?
而这些数不清的不自在法,作茧自缚法,甚至“故作自在法”,都令张沛超感触颇深。
而面对越来越多的人问:
“张老师,我究竟要不要离婚?”
“我究竟要不要换个工作?”
“我究竟该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创伤?”
“如果我不能在你这里接受咨询,那么我应该如何通过你来帮助我自己呢?如果你看了那么多受到心理困扰的人,你有没有一些系统的想法,来让我们可以有一个反向操作、避免困扰的机会?”
......
张沛超说:“我每次想要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总是在想,普遍性的东西,其实我心里是有的。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或者是很多人,他们用无数种方法作茧自缚,或者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很糟。
那么我们就知道,如果按照他们的这些路要坚持往前走,肯定是会不自在的。”
所以,他希望从自己这十几年来,与青少年、中年人甚至部分老年人的工作经验里,提炼出一个系统来——
那就是以自在为核心,用自在来成就自我、克服自恋。帮助大家在各种生活境况里,比如说家庭、工作职场、一些社交圈子里,能够适应得很好,而且又不会有太多内心的冲突。
于是,历时半年,他的首个大众心理课——《自在心理学42讲:解构家庭、情绪和欲望,活出真实自我》终于要在武志红心理平台上线了。
上面说了,这门课程是以自在为核心,用自在来成就自我、克服自恋的。
那么,什么叫做自在?
我们又该如何用自在来成就自我、克服自恋呢?
关于第一个问题,张沛超说,
自在,意味着一个人的自体不是蜷缩着的,而是舒展的、充满能量的;
一个自在的人,能够拥有很好的思维能力,又能拥有很好的感受能力;
能够自由地感受各种情绪和欲望,允许它们穿过自己,不妄图控制它们,也不会受它们控制。
关于第二个问题,张沛超是这么解释的:
首先,在以往很多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重心,在“自我”上面放得有点过了头,其实最终我们也变成了自我的奴隶。
这里倒不是说自我这件事不重要,心理咨询师在临床上所从事的就是一个修补自我、重新发展自我的过程。
其次,自我不应该是我们发展自己的终点。
如果把它视为终点的话,这样一条路有可能会变得很窄,甚至越走越窄。从自我到自在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如果您出现婚姻情感、亲子关系问题或是心情不好、焦虑、睡不好、恐慌、强迫等明显的问题,抑或没有明显症状与不舒服,或只是有一些莫名的不适感,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某些问题的潜在原因,表达您想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以及您想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什么问题、困扰。拨通我们的预约电话,我们的前台助理会尽可能根据您的情况,帮您安排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25-8458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