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的基本结构
发布时间:2019-10-01 浏览次数:155次
在现实的冲动情境中,焦虑能够得到彻底的诠释和说明。倘若我们能在神经症中,察觉到某种能够产生焦虑的条件,那么我们就该及时回顾一下以前出现过的焦虑,以此来解释为何敌意会在此时出现并受到了压抑。这样,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之前出现过的焦虑,其实就是之前存在的敌意所导致的,以此往复,不断地循环下去。倘若想要了解这一循环过程是如何产生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从童年时代说起。
通常,我很少讨论关于童年时代的经验问题,在此破例简单地分析一下。与精神分析文献通常的情形相比,我之所以很少分析有关童年时代的经验,并不是我认为它不重要,而是在此书中我们要分析的是神经症的实际结构,这和童年时代的经历关系不是很密切。
通过对大量神经症患者童年时代的经历分析,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处的环境基本呈现如下特征:
最基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缺少温暖和爱。只要儿童坚定地认为自己仍被人深深地爱着,对别人是有价值的,那么他便能够承受很多的创伤,例如没有预料的断奶、时不时的侮辱打骂、性的体验等。毫无疑问,儿童也有分辨真假的能力,他们有着敏锐的感觉,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否被人欺骗。很多时候,因为父母本身就患有神经症患,不能给予孩子充足的温暖和爱,所以儿童才有一种缺少爱和温暖的感觉。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的情形是这样子的:父母常常打着一切为孩子着想的名义,把这种爱的缺失巧妙地掩饰了起来。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有一种环境能够使儿童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而这一气氛的来源正是所谓理想母亲的溺爱和自我牺牲。
此外,我们观察到,父母的许多行动或态度,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例如对子女不公平的爱,不公平的责骂,忽冷忽热的态度,喜怒无常的情绪变化,说话不算数,等等。他们从不考虑子女的愿望,甚至百般阻挠他们的愿望,例如干涉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嘲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阻碍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管这些兴趣爱好是哪一方面的。总而言之,不管父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摧毁着孩子们的意志。
精神分析的文献往往把儿童愿望受挫(尤其是在性领域中遭到打击)和儿童嫉妒心理作为重点,来分析儿童是如何产生敌对心理的。而这种敌对心理部分是由我们文化的种种限制引起的,这种文化压抑了儿童对一般的快乐,尤其是对性欲的追寻,无论这种性欲是性的好奇、手淫,还是与其他孩子的性游戏。不过我们可以明确一点,挫折并不是儿童产生敌对心理的唯一原因。进一步的分析会使我们发现,儿童也像成人一样,能够接受挫折和剥夺,只要这种剥夺在他们眼中是正当的、合适的、必要的和有目的的。例如,只要父母不是用一种过分的、粗暴的、毫无理由的手段来强制孩子,孩子还是乐于接受父母对他们进行的卫生习惯教育的。同样,孩子们也能够接受偶尔的惩罚,只要他们认为这种惩罚是应该的,并不是有意要伤害或侮辱自己,而是出于一种爱。我们之所以很难断定挫折是否会导致敌意,是因为除了挫折本身外,能诱发孩子心中敌意的因素还有很多。事实上,在实际情况中,由挫折而引起的敌意往往表现得并不很明显。
我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为了避免过分地强调挫折带来的危险。现在的许多父母有时候比弗洛伊德想得还要多,他们唯恐子女因此受到伤害,而丝毫不敢对子女有任何的干涉,以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显然,无论是对儿童还是对成人来说,嫉妒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敌意和仇恨的来源。我们绝对认同,无论是来自子女之间的嫉妒,还是来自父母中一方的嫉妒,都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延续到以后的生活当中。但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引发了这种嫉妒心理?我们在兄弟之间的竞争和在俄狄浦斯情结中发现的这些嫉妒反应,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还是早已注定了会发生在每个儿童身上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在神经症患者身上发现的。他通过对这些人的观察发现:与父亲或母亲有关的强烈嫉妒反应是极具破坏性的,能够产生恐惧,并且在极大程度上会对性格形成和个人关系造成深远的干扰和影响。因为这一现象经常出现在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所有者身上,他便认定其具有普遍性。他不单单把俄狄浦斯情结假定为神经症的病根源头,而且还试图在其基础上解释其他文化中的情结现象。不过这种概括性结论存在许多的漏洞:在我们的文化中,尽管正如嫉妒心理可以随时发生在密切联系的集体之间一样,它也很容易发生在子女之间及父母和子女之间,然而我们并没有充足的证据来说明,具有破坏性的和持续性的嫉妒心理,即我们所提到的俄狄浦斯情结或兄弟之间的竞争,在我们的文化中确实如弗洛伊德假定的那样具有普遍性,更别提在其他文化中了。尽管这些嫉妒心理的确隶属于人类的一般反应,但却只有在儿童成长的文化氛围中才能人为地体现出来。
在后面讨论病态嫉妒内涵的时候,我们才能彻底地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嫉妒。现在,我们只需提一下缺乏温暖和鼓励竞争会引起这一结果就够了。此外,必须说明的是,营造出那种缺乏爱与温暖的环境氛围的父母,大多具有病态人格,他们通常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不满意,又因为缺乏令人满意的情感关系和性关系,比较容易把子女当作爱的对象。他们把自己对爱的需要施加到子女身上,即使这种爱的表达并非带有性的色彩,但它同样具有高度的情感内涵。我很怀疑,在子女与父母关系之间掩藏的性欲,终有一天会强大到能够引起一种潜在的心理紊乱。不管怎样,在我所知的一切案例中,都是具有病态人格的父母以恐吓和温柔的方式,迫使子女屈服在一种浓烈的依恋之中,从而带上了弗洛伊德所说的占有欲和嫉妒心等一切情感内涵。
我们往往认为,对家庭或家庭中某一成员采用敌对态度,会影响到儿童的发育成长。可以肯定地说,倘若子女被迫反抗具有病态人格的父母的种种行为,这的确是糟糕的,可是倘若这种反对本身有充分适当的理由,那么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危险,则更大程度上是来自对这种抵抗的压抑,而不是感受或抗议本身。这种压抑可以引发许多危险,其中一种危险就是,儿童极有可能把所有的谴责都包揽到自己身上,并且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父母的爱。我们将在下文详细地讨论这种情形的各种内涵。概括地说,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危险是,受到压抑的敌意也许会导致焦虑,并由此而开始了我们在前面所分析过的那种发展过程。
在这种环境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会压抑自己的敌对心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原因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无能为力的感觉、恐惧、爱和罪恶感,等等。
儿童的无助感常常被错误地认定为只是一种生物学事实。尽管因为和成年人相比,儿童体质还很柔弱,经验也很缺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得不依赖周围环境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但这个问题的生物学方面显然被过度地强化了。两三岁以后,儿童的依赖性会产生一种质的变化——从占绝对性优势的生物性依赖,逐渐转变为包括心理、智力和精神生活在内的依赖。这一过程从儿童时期至青春期,一直延续到能够独立生活为止。即使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儿童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是因人而异的,但这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所期盼达到的目标,取决于父母是想让子女变得更加强壮、勇敢、自立,能对各种困境应对自如,还是想要保护孩子,使其顺从、老实、听话,以致到20岁乃至更晚,都一直保持着幼稚天真的状态,无法自理生活。在这种不幸的环境氛围中长大的儿童,他们的无助感常会因恐吓、溺爱,或是感情上的依赖状态而被人为地强化。孩子越是对一切都无能为力,就越是不敢感觉到或是表现出丝毫的反抗,于是这种反抗心理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得以体现出来。在这种状况下,儿童心中埋藏的感情,或者可以说儿童心中遵守的信条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不得不压抑我对你的敌意。
恐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威胁、禁令、惩罚,由孩子目睹的暴力场面直接引起,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恐吓激起,比如,让孩子对生活中的种种危险产生难以磨灭的印象,如病菌、飞驰的车辆、陌生人、顽皮的野孩子、爬高树的危险等等。孩子越是被弄得担心害怕,就越是没勇气表现出甚至不敢意识到任何敌意。此刻孩子心中想的是:因为我怕你,所以我不得不压抑我对你的敌意。
有时候,爱也会转变成压抑敌意的一个原因。当父母不能给子女应有的爱时,他们往往会尽其所能地去欺骗孩子,用各种手段去让孩子相信自己有多爱他们。一个长期生活在这种氛围中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在另一方面又持续受到恐吓的孩子,可能牢牢地守着这份虚假的爱,不敢产生丝毫的反抗心理,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做乖孩子能够获得的奖赏。在这种情境中,孩子心中恪守的信条是:我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敌意,否则就会有失去爱的可能。